我国汽车产业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的突破。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 徐留平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的突破。要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需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我国汽车业有很多研发模式:联合、仿制、借外国平台来运用、买外国的产品技术和平台、自主研发。这几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企业要想变强、变优秀,就必须要有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否则光靠买,是买不来汽车强国的。
核心技术缺乏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外汽车巨头投入科技领域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5%左右,中国企业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方面,都还有不小差距。因此,汽车企业一定要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回归到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本质:自主开发,真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有人把体现在产品上的物化技术同能够设计开发这些产品的能力混为一谈。在这种逻辑下,似乎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新产品,或中国可以购买使用外资企业的新产品,就等于中国具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这是错误的。例如,只要肯付钱,中国人可以开奔驰宝马汽车、坐波音飞机等等,但这只是在消费别人的产品,而设计和开发这些产品的能力不属于你,品牌不属于你,产生的利润也不属于你。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只能在技术研发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只有自主研发才可能发展出能力,才可能拥有知识产权,无论引进技术和引进外资对于经济发展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开发对技术学习的关键作用。
在自主创新方面,长安有几个思路。第一,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用全球资源武装自己,而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在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把全球优秀的人力资源吸引到长安这个平台来。第二,把技术进行分类管理提升,将七大总成、四大工艺、一万多个零部件、几百项关键技术都进行了分类,一项一项对标,全球是什么水平,长安是什么水平,差距在哪儿,然后制定自己的技术路线图。第三,在一些缺项技术上,加紧补缺,特别是在海外补缺。比如,我们在美国的研发项目是底盘,有助于把我们的底盘总体调校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此外,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也可快速弥补关键技术缺口。到2020年,长安将实现汽车产销500万—6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车产销占比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