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的大幕正式拉开。
“印度的智能硬件公司纷纷渴望与中国市场深度互动,借鉴中国经验、寻求中国机会。”在上海分会场,来自印度的创业者Sreedhar
Venugopal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国自2015年起设立首届“双创周”以来,已经以北京、深圳和上海为主会场连续举办三届。今年,活动主会场首次走进西部,落地被誉为“中国创业第四城”的四川成都,全国各省级单位同步举办。
而在“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背景下,国际化、新动能成为本年度全国双创周的主要亮点。
2017年,“双创”品牌首次走出国门,以美国、以色列、德国等8个国家的22场活动实现多国联动。今年,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此番“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双创”活动场次增加到100多场。
“随着各类社会资源有效汇聚、创新创业平台支撑能力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朱建武在近期举行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众多创新项目涌现
支持人脸支付的商业4.0商家结算系统、协助广州市公安局法医鉴定的基因检测解决方案、能为游客提供路线查找的智慧公交候车亭系统……
记者在位于宝武集团互联宝地的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看到,来自杨浦、徐汇等七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教委、团委等共计79个创新创业项目汇聚一堂,高校学生与众创空间、中国团队与“老外”创客碰撞交流。
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两型“海龙”系统。“海龙”是上海交大水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简称ROV)系列装备。在2018年我国大洋第48航次科考任务中,“海龙III”ROV实现了在大深度与母船联动开展长距离海底精细巡线调查,“海龙11000”ROV创造了5630米的我国目前ROV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上海交大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葛彤教授对记者表示,要跨出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一步不容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真正形成生产力,强力突破瓶颈,为国家经济创造效益。”
“当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台飞机时,人们会问为什么需要飞行,没有人预测到今天我们得以坐着飞机来到上海。”首批获颁“中国绿卡”的2016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费林加教授在上海分会场表示,正在与中国的大学进行新材料方面的合作,不仅要投身第四次工业革命,更要为第五、六甚至第七次工业革命做准备,以应对未来的诸多挑战。
“中国拥有无限的机会,在制药、感知、信息等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能抓住机遇,在五到十年间改变世界。”费林加说。
“一带一路”创业者掘金中国
目前,中国的双创活动,正逐步从国内扩展到世界各地。
作为2018双创周上海会场活动之一的亚洲智能硬件大赛历经三届,是全亚洲初创领域规模最大的同类赛事。今年,大赛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10个亚洲国家共计16个城市,报名参赛团队超过600家,海外报名团队占总报名数量的2/3以上。
来自印度金奈的创业项目Fab
Heads携3D打印自动化解决方案入围决赛。在双创周活动上,负责人Sreedhar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汽车、大型装备等制造企业需要高质量的3D打印设备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为其提供建模、测试、研发和演示等服务。
据了解,许多像Fab Heads这样的印度智能硬件公司正在积极寻求中国机会。
“比如,无人机是我们重要的细分客户,而全世界的大部分无人机都产自中国。”Sreedhar告诉记者,中国之于他们意味着海量的商业机会,创新、营商环境也比北美、欧洲等地更适合印度企业发展。团队计划明年在中国开设配备5-10台3D打印机的体验中心(Hub),客户带着设计稿现场打印立等可取,同时带动3D打印机设备的销售。
充分展示我国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成效,吸引海外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创业,成为今年双创的一大特点。
“中国因素是海外团队报名的最大动因之一。”亚洲智能硬件大赛主办方之一动点科技COO徐烨认为,各国的市场、文化、科技发展程度、用户习惯都不太一样,许多中国项目移植到东南亚较之欧美更易落地,对东南亚国家而言亦是如此。
大量“双创”形态涌现、整体氛围起来,使得亚洲许多国家都“动”了起来。近年来,韩国受中国“双创”氛围带动的影响,也开始学习、借鉴中国模式。
“今年在仁川会场,当地政府首次提出与我们合作,印度的一位部长也表示支持我们的大赛。”徐烨告诉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希望来到中国取经,获得中国资本、借鉴中国市场、学习中国的商业模式。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