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央行公布了2018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当月净投放现金457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多投放6265亿元,叠加新增信贷规模有所扩大,使M2增速保持平稳。然而,M1和M2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扩大,反映投融资市场仍不活跃,实体经济流动性仍然趋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此外,初步统计,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9.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显示信贷持续回归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507亿元,同比少增61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40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335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664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125亿元。
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26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6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76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29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4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7亿元。
温彬表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267亿元,从结构上看,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新增2169亿元,占比17.3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391亿元,占比35.13%,比上月下降18.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295亿元,占比26.36%,比上月提升5.9个百分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7亿元。
据此,温彬判断,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备受关注的是,11月末,M1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2个百分点。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48亿元,与过去3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9%,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
在新口径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仍跌破10%,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员孙欧指出,这反映了当前信用问题未出现实质改善,可以预期更多的解决社会信用政策落地。
温彬分析,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持续萎缩大势不变,但萎缩速度有所放缓,当月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合计减少1904亿元,其中委托贷款从年初以来持续负增长,年初至今累计减少1.39万亿元;信托贷款从3月以来持续负增长,累计减少6392亿元;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当月减少127亿元,累计减少7366亿元。从直接融资看,企业债券融资3163亿元,债券市场持续回暖;股票融资200亿元。
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存量逐渐下降,信贷持续回归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融资回表、非标转标趋势未变。
总的来看,温彬认为,临近年末,表外融资萎缩态势难以短期改变,对流动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尤其是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将持续推进债券、信贷、股权融资“三支箭”,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