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7年年会12月9-11日在北京举行。
12月10日,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八大制度”的建设,这“八大制度”相互关联、逻辑贯通、层层递进。
具体来说,这“八大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12月10日表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治理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合会每年举办年会,向国务院提交关于生态环境领域内需要优先关注的政策建议。此次发布的《2017年关注问题报告: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生态文明》(以下简称《问题报告》),建议中国应制定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0-15年战略。
今年国合会关注了中国近期 (2018年至2020年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迈向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展望中国和世界未来长期的绿色发展前景。
资料显示,国合会成立于1992年,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的非营利、国际性高层政策咨询机构。现任国合会主席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
应制定污染防治长期战略
《问题报告》提出了中国应该优先关注的十个问题。
具体包括中国应制定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0-15年战略,到2020年每个城镇都设立和管理自己的生态文明实施目标,到 2040-2050年使生态服务成为农村和水域的主导价值,倡导一场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全国运动,将人口、文化、社会和公众参与纳入中国生态文明行动计划,构建“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新型国家战略,让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气候协定和生态文明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南南合作的核心特征,建立投资与贸易的生态文明方式,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治理,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定2050-2100年长期发展路径和目标等。
其中第一个优先关注的问题引人注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二阶段将于2018年开始,预计2020年到2021年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启动第二阶段工作。
《问题报告》提出,十九大明确指出,保护环境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针对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而言,可能需要到2030年或2035年。如果考虑到环境健康等问题,则可能甚至还需要再加十年。
为此,国合会建议,在未来的10到15年内,应该有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计划,注重成本效益、协同效应,并建立公众对最终成果的信心。污染防治战役需要长期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此外,避免可能过时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产生的“锁定效应”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适应性规划手段应该是战略的一部分
国合会强调,长期战略对于树立公信力至关重要,这一战略应该促使公众、地方领导和企业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使污染防治战役成为实现生态文明转型的支撑点。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中长期环境规划里,更为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目标,而是如何把五年规划的内容在中长期的尺度里面去进行安排。
中国绿色转型时间表
今年国合会还发布了《绿色发展新时代:中国绿色转型205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50》)。
《2050》的课题负责人、国研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生介绍,在绿色转型的时间表上,2035年是绿色转型的一个关键年份。2020-2035年是追赶和关键体制转型期。2035-2050年是部分领先期,实现更积极的愿景。
张永生强调,2050年转型成功,是建立在2035年前目标成功的基础之上。2035年前的追赶,不只是“让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更是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绿色发展模式,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合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解释,中国绿色转型将沿着两个方向展开。
首先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即用更绿色的方式进行生产。将目前可以市场化的大量成熟绿色技术充分应用,就会产生大量的投资需求;其次是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即生产和消费更绿色的内容。这些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基于良好生态环境资产的新兴绿色供给和需求,也即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为此,《2050》提出了六大政策建议:在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上取得突破;在重点环境问题上取得突破,为绿色产业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绿色发展机制上取得突破,并在一些地区进行全面试点;在“新绿色促进计划”上取得突破,通过出台一些标志性的重大政策,大幅提振绿色发展信心;在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和更有韧性的经济上取得突破;在推动建立绿色转型的全球治理机制上取得突破,促进全球协调行动。
对第二条建议,张永生解释,针对当前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政策进行系统性改革,包括建立以“美好生活”为标准的新发展绩效测度、改革干部的绩效考虑机制,亲绿色的地方税收体系、加大绿色金融创新等。
|